f
轉簡體
轉簡體
曼谷 2020-05-24

三世王專屬 中廟泰佛的王子寺

 宗通寺(Wat Chom Thong),位於曼谷吞武里府西岸宗通區(Chom Thong)的沙南差運河(Klong sanamchai)旁,建於大城時期的古寺,是拉瑪三世王專屬佛寺,現改名為王子寺(Wat Ratcha Orasaram;วัดนางนองวรวิหาร)。

三世王專屬的佛寺

 二世王時代,三世王還是王子,擔任財務部部長(兼管外交),當時傳出緬軍即將進攻泰國的消息,他率兵從水路往北碧三塔關攔截緬軍,軍隊經過運河,到宗通寺露宿一晚,在該地舉行灑水禮式並許下願望:若此次戰役能取得勝利,定會整修佛寺得更宏偉,但最終緬軍並沒有攻打泰國。

沙南差運河。

 之後三世王便重新修葺宗通寺並呈獻給二世王,獲賜名王子寺(Wat Ratcha Orot,由王子修建的佛寺)。

 王子寺分為4大部分:大殿、臥佛殿、坐佛殿及立佛殿,不論是哪個佛殿,皆以白色調為基底,屋簷和建築裝飾都是中式風格。

泰國首座中佛寺

 曼谷多座佛寺都融入中式藝術,三世王登基後,下令整修王子寺,可說是泰國首座中國風格的佛寺。

鐘塔下方的西遊記壁畫。

 三世王對中國藝術情有獨鐘,與他有關聯的佛寺都會看到中式風格,王子寺屋頂裝飾是由色彩豔麗的中國瓷器碎片拼貼出花紋、龍、鳳、壯闊江水等唯美圖案,散發濃郁的中式藝術氣息,在泰國寺院當中顯得獨樹一隔。

主殿的龍形大門和殿內供奉的三世王畫像。

主殿的屋簷。

主殿入口處的中式石塔和石獅。

大殿前的牌樓

 王子寺的大殿面向運河,入口處有中式風格的牌樓,大殿前面擺著一對石獅子,穿越牌樓會看到大殿的山牆,由瓷器碎牌拼貼成的菊花、龍、鳳、孔雀,皆是中國的吉祥動物,將中泰建築風格完美的融合在一起。

側殿入口。

 主殿門口有比人高的陶瓷人偶,前3後2共5尊,國劇臉譜、姿態不一的守護著佛殿,可說全世界只此一家寺院專有。

後門的兩尊陶瓷人偶。

主佛是伏魔式佛像

 大殿主佛是伏魔式佛像(Phra Ubosot),盤坐於蓮花座之上,源自素可泰王朝的藝術,底座安置三世王骨灰,旁邊放置三世王畫像。

 主後正後方、佛殿每扇窗戶上與門戶上方,都懸掛著三面明鏡,用意在於驅除不祥之氣,傍晚時分,在明鏡相互折射之下,室內依然明亮。

 殿內的壁畫雖斑駁,但立體感依然可見,門板都是中國風格彩繪。

 大殿外有一棵香欖樹,樹下的石座是三世王前來監督工程進度時使用的石座。

相似臥佛寺的佛殿

 臥佛殿位於大殿後方,建築風格充滿濃濃的中式氣息,入口處是中式月洞門,據說,能為穿越月洞門的人帶來好運。

 臥佛殿周圍有32座十二棱角塔,走廊牆壁跟臥佛寺(Wat Pho)一樣,刻有草藥古醫和指壓按摩法,共92塊石碑。

清朝時期由中國船運來的石雕。

 臥佛為長20米高6米,同時也有中式的籤詩。

前後兩間的立佛殿

 立佛殿在大殿左邊,分成前後兩間殿,前殿有一尊伸出右手的立佛,後殿有各種大小各種姿式佛像,但主佛是大城藝術伏魔式佛像。

 推測立佛殿原本可能是大殿,立佛是大殿主佛,佛殿前方大的十二棱角塔是放置三世王第十五位王子後代拉德汪(Ladawan)家族骨灰之塔。

中式石亭坐佛殿

 坐佛殿(講經樓)在大殿右邊,前方有中式石亭,放置該寺歷代住持骨灰。這裡是僧人活動與祈福的區域。

大門的鐵環。

 主佛為坐佛,手握長柄棕葉扇,正在弘揚佛法

 在佛像正前方參拜時則看不到主佛臉部,佛殿內還有佛足印供信徒參拜。

 運河旁有一座中式涼亭,供參訪者乘涼休息。

 王子寺是一座充滿中國藝術特色之佛寺,值得來此一遊。

王子寺

地址: Ekkachai Rd, Bang Kho, Chom Thong, Bangkok 10150

開放時間:防疫期間暫不開放

電話: 02 468 0349

交通:雖然有運河和鐵路經過,但搭船和火車都不方便,建議搭BTS往吞武里方向到Wuthakat站下,再轉搭TAXI過來。

其他推薦9